失智症是一個進行性退化的疾病,從輕度的輕微症狀,逐漸進入中度、重度、末期症狀,疾病退化的時間不一定,有個別差異,整個發病病程可達5-15年不等。以下介紹不同時期之失智症症狀:
一、輕度(6個月~2年)
• 時常忘記東西放在哪裡或忘記別人跟他說過的事情,對近期記憶十分模糊。
• 情緒起伏變化大,個性變得猶豫不決、多疑猜忌、孤僻暴躁、愛發脾氣。
• 言語表達出現困難,常想不到欲表達的字眼。
• 容易於不常去的地方迷路。
• 出現妄想症狀或出現視幻覺。
• 出現躁動不安或憂鬱之行為。
• 出現睡眠障礙、日夜顛倒;並對於日常生活、嗜好及活動變得興趣缺缺,與過去明顯不同。
二、中度(2年~8年)
• 忘記已經發生過的事,遠期及近期記憶減退、日趨嚴重。
• 情緒起伏變化更大,會有激動的行為,胡思亂想,突然發怒、大哭、大叫等。
• 說話字句減少、表達缺乏邏輯及連貫性, 並慢慢失去語言及閱讀能力。
• 在住家附近,或熟悉的地方也容易走失, 搞不清楚方向,無法自己出門搭車,容易迷路。
• 出現遊走、妄想等異常行為,且發生的頻率越來越高。
• 出現妄想症狀或出現視幻覺。
• 出現躁動不安或憂鬱之行為,受到阻擾時容易發生衝突。
• 出現睡眠障礙、日夜顛倒,整夜不睡、白天嗜睡。
• 很難完成獨立煮飯、清潔、購物等活動, 並失去使用日常用具之能力。
三、重度(8年以上)
• 忘記身邊熟悉之人、事、物,記憶嚴重喪失,不記得生命中重要的事情,可能連自己是誰都不知道。
• 情緒表達困難,可能會因為無法表達或聽不懂意思而生氣。
• 語言能力降低,說話無法理解或不相關。
• 幾乎已經無法自行外出。
• 完全依賴他人的照顧,且肢體功能減退、容易跌倒發生意外。
• 白天睡眠次數及時間更長,行動能力降低、需藉助輪椅活動,甚至臥床不起。
• 完全無法獨立生活、失去自我照顧能力, 無法自行穿衣、甚至大小便失禁。
熱門文章
-
失智症是一個進行性退化的疾病,從輕度的輕微症狀,逐漸進入中度、重度、末期症狀,疾病退化的時間不一定,有個別差異,整個發病病程可達5-15年不等。以下介紹不同時期之失智症症狀: 一、輕度(6個月~2年) • 時常忘記東西放在哪裡或忘記別人跟他說過的事情,對近期記憶十分模糊。 • ...
-
一開始加入守護天使計畫,沒有想到要接觸老人,但經過一次次的活動後,就慢慢發現原來照顧長輩是需要技巧的,也慢慢了解做志工不是要去賺志工時速,而是要去關懷長輩,做對社會有幫助的事。 第一次活動─三代同堂攜手傳愛,我的工作是當店小二,要顧攤位然後留意點餐的人,雖然很累,...
-
介紹: 失智症是一種疾病,非屬正常老化現象。 包括:記憶力的減退(會影響到其他認知功能)、語言能力、空間感、計算力、判斷力、抽象、思考能力、及注意力等各方面功能都已退化,甚至可能出現個性改變、妄想或幻覺症狀。嚴重者,更足以影響長輩的人際關係及作息能力。 原因: 一、退化性失...
-
名稱:圖解地球環境百科 內容: 地球與人類的未來會何去何從 人類自工業革命以來,消費化石燃料等地球資源,創造了高度發展的經濟社會,但另一方面,也破壞大自然平衡,造成地球環境永遠無法回復。天候異常、暴雨颶風、甚至遭受汙染的生物鏈等等,在在是人類不當使用地球資源的後果。而能夠現實...
-
我們可以視攻擊行為為一種過度激動的反應。人一激動有可能就變得有攻擊性,也許表現在言語中、也許在動作中。激動可能很容易就演變成攻擊,如果我們未能加以調節的話。從另一方面來看,患者的攻擊行為也可能是有其他原因引發的。我們必須加以確認。確認患者攻擊反應之原因和確認其激動反應之原因。 對...
-
※沒有適用於所有患者的照顧方法,您可依患者個別性及獨特性做適當的調整。 ●洗澡及個人衛生 1.維持定時、簡單、規律性的清潔習慣,試著找出患者最佳的沐浴時間及方式。 2.試著創造輕鬆、愉快的洗澡情境,例如播放他喜歡的音樂或放置水中遊戲玩具。 3.幫患者做任何動作之前經常告知,讓患者...
-
陪伴失智症患者基於具有由五大要素構成的方法-專業能力、同理心、一貫性、持之以恆、良好的氣氛。這五大要素指導照顧病患的方式,甚至可以說是照顧病患的法則。 專業能力: 乃透過不斷增加失智症的認識及接觸病人的經驗而得。一個對失智症及其後果有基本認識的照顧人員,透過錯誤和嘗試,一面...
-
預防失智症的方法 三動兩高: • 勤加動腦 • 休閒活動 • 有氧運動 • 高等教育 • 高抗氧化食物 機率最高的罹患者 1.阿茲海默症 : 年齡(年紀愈大機會愈多)、唐氏症、女性、具家族史、具APOE4基因 (2-4倍)、教育程度低、頭部創傷(拳...
-
患者覺得焦慮、驚嚇、憂傷。他無法搞清楚發生在他周圍的事情。如果失智症患者情緒激動一段時間,然後轉變成攻擊性發作,那麼災難性反應就有可能出來了。學習了解患者激動和攻擊性的發生以避免衍發出災難反應是非常重要的。 那麼該怎麼辦呢?理想目標當然是能預防災難反應的發生,如果可能的話,找出...
-
不少研究者都指出,照顧一位智能喪失和行為異常的病患比照顧一位只有生理問題的病患有壓力多了。其理由有: 1.照顧工作富有沉重責任,因為病人漸漸失去判斷、表達、衡量的能力;病人會越來越依賴你。 2.病人已不再會用文字語言表達自己的需求,你必須用其他方式來了解。 3.病人性格改變和行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